博学与多才经常“住在一起”,关系就容易模糊起来,往往被误认为是“两口子”,似乎一博学就多才、一多才就博学。其实二者只是相通,并不相同。
比较字面含义:
——博学,指知识渊博、学问深厚;
——多才,指智慧广远、能力高强。
比较成长途径:
——博学,偏赖于教育、书籍、至情、思考和研究;
——多才,偏承于天资、情趣、悟性、勤奋和实践。
比较表现内容:
——博学,是对知识占有量的度量;
——多才,是对智慧发挥面的度量。
比较择业方向:
——博学,因知之甚广,堪作学问;
——多才,因无所不通,当干事业。
显非“两口子”。所以博学不一定多才,多才也不一定就博学。但二者又是相通的,一旦条件成熟,大有亲密如“小三”的可能,于是集博学与多才于一身的“多配偶”精英也会层出不穷。
有的论起外贸理论博学得做客教授,一套一套地无懈可击,可就是业务做不上去!也有的默默无闻,写个总结、发个言都受罪,但业务连年突飞猛进,做得惊世骇俗!业务宿将们只显多才而隐博学,以致当年传安老总断言:做业务本科学历足够了,不必研究生。恐怕也是担心太博学了往往不屑操作而痛失多才。
早年孙业清老总在招聘员工时似乎也有类似倾向,对那些伶牙俐齿、口若悬河、满腹经纶、博学泛滥的靓男美女不大感兴趣,劝其往宣传文化等事业部门去发展;而把一些老打老实的、甚至答话都不甚利落的可造之才圈进入围名单。事实胜于雄辩地成功证明:轻工历代英雄俱,孙总当年慧眼识!
企业嘛,毕竟不是文化部门、研究院所,用人需求不一样。企业需要的是实干家、不是学问家;因为企业多半是务实操作而非务虚探讨;因此仅仅博学不大能派上用场,多才堪是亟需。
学历、专业,是选人用人的基本前提,但不是全部前提。学历、专业只能说明博学,不能说明多才。而企业需要博学转化为多才!只有靠实践历练,才有可能但也未必到达多才的彼岸。仅凭博学就盲目怀才不遇,实在混淆了博学和多才的内涵。安知“行行出状元”,始自博学寡用磨一剑,成于多才汇聚情独钟!
(润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