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大多勉强不得,差一丢丢真心往往都容易失了本味,读书也是一样。小时候写不好作文,父母亲戚朋友买了送了一堆书来逼着看,可到头来我只是背掉了一套六本的作文全集,蒙混过关小升初;任由其他读物埋没在父亲的图纸堆,以及他教我绘制配电盘和构件透视图的草稿纸中。没有兴趣并无错,因为没有激发兴趣的引子。是有一句话叫做“书中自有千钟粟”,可是这种需要日月积累的漫长过程,却满足不了当下短平快的实用主义的功利诉求。大多数人奔波于生计,在“生存与生活”的命题中徘徊。心有羁绊,又如何分心做一件需要感同身受的事情呢。若是有机缘打开一个小小的缝隙,让人窥见一种惊喜一种豁然甚至一种渺茫时,书比作海洋代表包容、吞噬、净化带来的怦然心动,就好比直面男神女神时肾上腺素飙升的快感,无法言语。读书何必应景,如若有心,便是晴天。
虽然读书费心费时还挺费钱,但并非一定要贴上“高大上”的标签。艺术来源于生活,那些写书的人哪一个不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躯,跟庙堂跟世外挂不上关系。他们描述的自然,重述的市井,畅想的幻境,都来自他们脚下的一亩三分地,来自他们的身体力行。所以读书是朴素的,需要敬重但不畏惧,如同我们的生老病死一般,不过是日常琐事之一。当然大部头的光辉不容置疑,带着虔诚的心去拜读也是本分,她们高高在上的原因却从来都不是为了站在芸芸众生的顶端或是对立面。书本承载了思想,思想促成了健全的人格,人格的饱满无非提供了生活品质的保障,不过如此。读书何必做作,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高中时流行看小说,在一周上六天课的理科班,这简直就是自暴自弃,可是“书非借不能读”啊;为了减轻负罪感,语文课本的书皮发扬了极大的包容性精神,也进一步造就了我们宽容大度的语文老师。“欺负”语文学科不是因为小说跟她在文化本质上离得近,而是在理科班的课本里,只有她的书页上有那么多方块字,外形上比较符合要求。近日偶然看到杨绛的一句话,“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不经莞尔。暗室求物还是道学先生,读书总得找个平衡。读文史,知晓人情冷暖,接人待物多温和;读自然,了解星移斗转,格物致知多求实。读书何必矫情,循序渐进,知行合一。
我在杨先生那里领了话,想不动了,片言散语写给自己,且读且珍惜。
(文竹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