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80年代流行一句比较权威的名言,叫做“知识就是力量”,据说是培根在1605年说的。这个世纪10年代有上海同济大学
王健还为此著书立说,认为知识可以传递、可以学习、可以复制、可以模仿,但是智慧不行,智慧是创新,具有不可模仿性和不可重复性。
王健举例说,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小女孩演唱了张艺谋导演的《茉莉花》;而一个雅典小女孩走到会场中央,用吹蜡烛的动作把燃烧多日的熊熊火炬吹灭了——那么优雅,那么童话,那么幽远,那么震撼!他认为,《茉莉花》可以唱十遍、百遍、千遍、万遍,全世界都可以唱,但是那个希腊小女孩吹蜡烛的创意能够模仿吗?能够重复吗?所以他坚定地指出,知识和智慧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想来也是,我们招聘新员工,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相信“知识就是力量”。但是真正到了岗位上,能把业务做起来,能把工作完成好,则反映出“智慧才是真正的力量”。
每每触及公司历史上错过的良机,夕良总裁总会深表不忍,出离感慨,“当时要是听了孙业清老总的话,抓住那次投资机会,现在轻工个个都是百万富翁了……”“当年要是按照孙业清老总的意思,在上海买的就不是宛平公寓,而是一幢别墅……”“公司要是提前5年改制,一切都主动了……”“不讲了不讲了……”。是啊,有钱也买不来早知道。从夕良总裁的不忍和感慨中不难体味到,那不仅仅是对错失良机的痛心疾首,主要是饱含着对泯灭智慧的无尽惋惜!
当然翻开公司20多年长足发展的历史,每一步成功都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其实,知识和智慧都是力量,只是在不同的范围和层次中有着不同的表现而已。
团队与团队之间的比拼,主要靠知识的力量,一支文化较高的军队能够打败文化较低的军队,这在成功企业与失败企业的分析比较中已有许多例证。
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较量,主要靠智慧的力量,一个全日制国贸系毕业的本科生,在进出口贸易商场上,不一定是一个没进过大学门槛的能人的对手,公司本身就有许多例证。
当然,团队和个体又密不可分,众多业务员汇聚在公司的大旗之下——知识就是力量,做起业务来往往又各自独挡一面——智慧才是真正的力量。尤其是团队和团队的比拼在战略上又是各个团队领头雁之间个体与个体的较量,所以领头雁必须是智慧的,光靠知识的力量就不行了,这一点已被诸多企业领军人物正反两方面的作为所证实。
再当然,知识和智慧也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智慧便无从谈起;没有智慧的创新和发挥,知识就会变成无用的收藏。两股力量是互相作用互相促进协调迸发的。作为智慧的前提和基础“知识就是力量”,而作为知识的应用和发挥“智慧才是真正的力量”。
当然在强调智慧的同时,也不要忘记,知识不是万能的,没有知识是万万不能的。
由此想来,造就一支有知识的员工队伍比较容易,而造就一支有智慧的员工队伍就比较难了。同样,有知识的老总好找,而有智慧的统帅难遇!(刘润华)